被滞留!这些救生设备缺陷要注意了

2024-01-05

  为深入贯彻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相关工作要求,部海事局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印发水上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决定在全国海事系统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水上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其中“第七项——船舶救生设备整治重点”是《关于开展国内船舶救生设备专项检查的通知》工作的延续,要求重点整治国内船舶救生设备技术状况差、未持有我国船检机构产品证书或者不符合技术方面的要求的,和产品检验存在重大质量上的问题、假冒船用救生设备的违法行为。

  在宁波海事局按要求认真开展集中整治活动期间,对“长X56” 轮(总吨2.8万)的船舶安全检查中,发现缺陷十三项,其中涉及救生设备有九项,并因救生艇索吊锈断、救生服脱胶、救生圈自亮灯电池缺失、救助艇艇机无法启动、救助艇降落架回转控制手柄无法回弹、救生艇艇体不当修补、一只双向无线电话故障、无线电应急示位标外壳裂纹等严重问题而滞留。但令人诧异的是:该轮于2019年11 月由中国船级社进行过年度检验和救生设备专项检查,并经烟台X消防器材有限公司进行了救生艇年度检验。

  目前,已依据相应规定启动了对船舶检验人员和救生艇检验公司的责任追究程序。

  该吊艇索为塑料护套型。该类型的制造本意是为免维护、减少上高保养的安全风险和保持救生艇表面清洁,但却带来诸多安全问题,如不易检查其钢索的真实的情况并进行防锈保养。特别是接近使用年数的限制的护套会因老化、破损而损坏其水密性,导致钢索被长期渗入的海水不断锈蚀。因而,当吊艇索一旦使用时受力,就会断裂而发生坠艇伤人事故。此种情况俨然是时有发生,故而有关机构已经发布相应的通函,并引起了行业重视。目前,大部分的此型吊艇索已改为无护套型。

  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如怀疑吊艇索的状况不良,建议将外护套割开。如确认内部钢丝状况良好,应用钢丝油进行涂抹保养,或再将割开的护套套上;如确定状况不良的,应按时换新索。

  另外,船方应按救生规则的相关规定:每五年或状态不良的,换新;注意需满足原厂要求的规格和长度。平时应开展日常检查和保养。

  此类情况在《安检学堂34》期(I救生服脱胶现象严重,部分第三方检测弄虚作假)详细进行了介绍,再次提醒船东、船上、船检机构和检验测试单位应认真进行自查自纠,按时换为II型救生服,并严格按照相关检验测试要求进行检测。

  无线电应急示位标外壳裂纹通常是由于更换电池时紧固螺栓拧过头或使用过大螺丝更换锈蚀的水敏电极造成的,因此进行交接时需注意。以免带来不必要麻烦,甚至被滞留!

  救生艇属具都应绑扎在救生艇内,并贮存在柜内或舱内;贮存在托架内或类似的支架装置或其他适宜的方式也应系固于救生艇内。如果救生艇依靠吊艇索降落,艇篙不应固定以供撑开救生艇。属具的系固方式应不致妨碍任何弃船步骤。各项救生艇属具应尽可能小巧轻便并应包装合适而紧凑。

  特别是自由降落救生艇以自由滑落方式降落时,未固定的属具可能会散落,并伤害到船员。

  桶装水一般只有60天的保质期,但放置在救生艇内,其有效期会缩短。并且此案例中的桶装水被随意放置在座位上,不但占居座位,还无法将其固定。

  从自亮灯电池缺失的小问题,再加上其它诸多存救生设备方面的缺陷,直接反映出该轮在有关救生设备维护保养方面存在严重隐患,基本上没有按照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做正常运行。

  七、救生艇应急脱钩操作装置标明明显的与周围颜色不同的颜色和意外的或过早使用的保护。

  依据《国际救生设施安全规则》的规定,每艘自由降落救生艇应装设一脱开系统,它应:具有 2 个独立的,只能从救生艇内部操作的脱开装置的独立激活系统,并且标明明显的与周围颜色不同的颜色;足以保护意外的或过早的使用等要求。该脱钩装置存在先天性缺陷。